习俗有哪些,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?

2022-06-08 13:12 资讯百科 投稿:运河边百科网

现在的年味习俗哪些,从现代化媒体炫托到繁忙人流物流的交通运输,表面看年味浓得不得了,但其内容和以前比太空洞了,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忙,大多数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吃个团圆年夜饭就匆忙上班或忙事去了。至于我们50后的人小时候过年的一些年俗内容,现在其本少之又少,以前从过小年开始是祭灶神,杀个公鸡在脖子上系上红线(我心想这是缰绳),放在灶台上。腊月二十四每家扫尘,各家杀年猪,磨豆腐,泡糯米打年糕,给小孩做灯笼除夕夜小孩子去村里每户拜年用。年三十贴门对子(春联),门对子一贴上人家就不来要账了。吃年夜饭之前放炮仗和烟花。饭后小孩子一大帮到村各家拜年,能搞好多瓜子花生小糖之类。当然大人也给年长者拜年。这一夜人睡得很晚是要候岁。初一是本族拜年的日子,我们地方规矩是初一家,初二舅,初三四才岳父。初一家不需带礼物,一般晚辈给长辈拜年,本村近的一般喝茶吃吃瓜子花生就走了,要是邻村的长辈是要留吃饭的。如果有晚辈小孩子的长辈还要给压岁钱的。上舅和岳父家是不能空手的。三天年每家小孩子可放纵一下,在这几天父母是不会打骂孩子的。这几天家里的垃圾不扔的,放在一处,年过了才扔,这叫只进不出。我只讲了我地年俗的一点,现在过年贴个春联都买的或去年剩的,走亲家也就是岳父母家。人们匆匆就忙去了。年味淡了。

过年都有哪些有趣的习俗?

我们家乡过年还是很热闹的,每年到了腊月初八,家家户户都熬腊八粥,腊八粥里有糯米、红豆、花生、红枣、桂圆、大米、莲子、百合等。老年人说熬的越稠越好,象征着来年五谷丰登,风调雨顺。

习俗有哪些,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?习俗有哪些,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?

俗话说:“吃了腊八饭,就把年货办”。过了腊八节后,家家户户都到集市上去买肉买鱼回家放在大盆里,拿盐一把一把地撒在鱼肉上面,在盆里腌制一个星期,晴天把腌制好的肉鱼鸡鸭用勾子勾好拿到院子里挂起来晒,等到年三十那天吃。

过了腊八节,我们家乡就开始热闹起来了,村子里开始搭戏台,请戏班唱大戏,村子里男女老少吃过午饭拎着小凳去看戏。

到了小年二十三,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都赶回到了家乡,集市上开始卖春联,每家每户都要买上几幅。贴大门的、小门的,还有贴车上的。也有贴院子里的如:抬头见喜、八方来财等。都是吉利的词语。大家都祈盼新的一年大吉的利,好运连连!

终于到了大年三十,一大早男女老少就起床了,大家都穿上提前买好的新衣服,新鞋子,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有一个新的开始。吃过早饭,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,准备过年的大餐,鱼是大年三十一定要有的,大多都是一条整个的红鲤鱼,我们这里年三十这天是不能把鱼吃尽的,要留一大半,说是要年年有鱼。

肉圆子也是大年三十一定要有的,说是象征着一家子团团圆圆。

饺子也是年夜饭一定要吃的,老人们说是饺子像元宝,象征着年年有钱。

一家子忙了大半天,一盘一盘的菜终于端上圆桌。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,放烟花,年夜饭开始了……

孩子穿着新衣服,手里提着长辈们早就买好的灯笼,一边吃着一边玩。辛苦了一年的家人围坐在一起,分享着除夕夜的大餐。

吃年夜饭时长辈们就把准备好的红包,塞在孩子们的衣兜里,说是压岁钱,也是希望孩子们有钱花,长大后能挣到钱。

我们家乡大年初一早上要到村庄里给长辈们拜年,大年初二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走亲访友的。大家拎着水果礼物,互相聚聚,在一起喝酒说笑,平时各忙各的,春节时候都互相来往,联络感情。

2019年的春节快要到了,愿新的一年大家都心想事成!大吉大利!

过年了,你们那边都有什么习俗?

年前准备:

蒸馒头:做些造型,美观大方,做不同口味的包子,花卷,枣馍!有的家包子野菜馅的那味道真的不一样!

炸油条:有些地方方言叫麻烫!炸完再炸些豆腐,丸子,红薯,鱼,鸡!

炒花生,爆玉米花,年货准备瓜子糖果,甜点,给孩子买新衣服!

年后各种聚会吃喝玩乐

初一大拜年活动农村要到本家本族长辈家拜年,然后喝酒侃大山,有些麻将棋牌也都开始了!

还有些年俗庙会,烧个香,许个愿,有个好的希望!

走亲戚,回娘家,小孩子发压岁钱,大人侃大山,喝大酒,问工作,找对象,各种八卦哈哈哈!

一直都元宵节吃了汤圆闹了花灯,新年才算过去!

你们当地结婚有哪些习俗?

结婚的习俗即结婚的礼节。在中国的古代婚嫁有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“六礼之说”。到了现代,受西方婚俗文化的影响及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,过去一些古老的和繁琐的礼节礼俗渐渐的消失,形成了具有中国现代的婚嫁习俗。不过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各异恰”,各地的结婚习俗还是不同的。

习俗有哪些,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?习俗有哪些,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?

这里说说我所处的陇东中部一带的结婚习俗:

习俗有哪些,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?习俗有哪些,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?

祭祖

习俗有哪些,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?习俗有哪些,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?

本来祭祖拜宗是每年的清明节和大年三十的事。是缅怀和纪念先祖和新逝老人的一种方式,也已经成为习俗。不过,结婚是人生的大事,是传宗接代的头等大事。因此,新郎要在结婚前三天上坟地烧纸,燃放鞭炮,把自己的喜讯首先告诉先祖。既让他们分享这快乐,也是寻求先辈的庇护。迎亲

娶亲人员:结婚的前一晚,事主与总管及至亲长辈商议娶亲人选。一般来说,娶亲的8——10人(含要娶回的新娘)。具体的人员确定还是有原则的:大小外家人须各有1人,其余的从“五服”之内的本家挑选。每家至少有1人;娶亲主事的夫妻俩必须是亲门之人,且有子嗣,非离异重组家庭者;如果本家人还凑不够数,有爷辈的可一家去两人,实在不行可考虑外爷(当地还没有男方亲自去女家娶亲的风俗)。其他:两斤猪肉(叫礼交子)、两根大葱、两瓶白酒(拆盒),这些都要用红纸缠着。上头(新娘梳头)麦子(半袋)、针线钱(陪嫁衣服鞋等)(提前商议,也有万元、几千的),另外再准备红包(每包至少100元)。

迎亲车队一字排开,新郎燃放礼花。正式出发。

娶亲

车行至女方家门口,早有人等待。一行人进得门去,便招呼在客厅坐定。娘家人已将女方拿来的两瓶酒互换,并装进一点小米。男方家买得衣物、化妆品等及女方陪嫁的被子、衣物也摆开展示。稍后迎亲之人开始坐上酒席,娘家父母向娶的人千叮咛,万嘱咐,都是客套话。并将上头麦子、针线钱一并交过(有的娘家人还会第二次要点彩礼,叫上道坡),为了息事宁人,娶亲的还是尽量答应其“无理”要求。娶亲的女人,即“娶娘婆”进得新娘的“闺房”。那“闺门”早有娘家兄弟“把守”,沒有两三个红包连门帘也揭不开。进得门去,娶女婆象征性地给新娘梳头,便搀扶出来。门口早有娘家人撒在地上的筷子,新娘要独自走过去,不能跌倒。新娘及娶亲的都坐上了车子,娶亲的车队在礼炮声中缓缓而去。

拉车、抢鞋子

当娶亲的车辆即将到达时,早有多人等候。最亮丽的风景莫过拉车。说这拉车,其实是给公公婆婆架上了牛儿犁地的那些家什,旁边还有一人拿着鞭儿赶着,正在弓着腰拉着新娘子的车子。而司机佬故意低档、踩个刹车啥的,有时还会将公公婆婆弄个“人仰马翻”。想干啥呢?红包拿来,一次又一次。抢红鞋是新郎的男女好友,一古脑儿去脱新娘穿着的红鞋子,是想看新娘下车后没鞋子怎么走路,让她在众人面前出尽洋相。没办法新娘一开车门,新郎便立马去背着就走。但是这红鞋子迟早还是要讨回来。还是那套路,沒有几个红包想也别想。过门

过门指新娘由娘家出门正式踏入婆家。当新娘过门后,先要到公公婆婆房间问好。进得门去,只见婆婆正襟危坐于炕上,屁股底下还压着一把小笤帚,叫“压阵”。彰显婆婆的“威风”和气势。之后便与“娶(迎)女客”‘同进入新房,由专人侍候,端茶倒水。约摸个把钟头,她们两位便将女方陪嫁,男方婚娶的物品分开并井井有条的摆放出来。不过,“娶女客”没有红包还不打开包袱。这时娘家弟弟又“闪亮”登场,拿着一个大红喜字的门帘要挂到姐姐的新房后,一次、两次、三次……故意挂不住,每“掉落”一次,都要新郎官的姐夫掏红包。婚礼、酒席

在家自办酒席,正式开席是在新娘子娶进门后。新娘子来了,腾出了很多的帮忙人,他们会一心投入了酒席中。端菜斟酒、招呼一个个前来随份子钱的乡邻亲友。

当酒席正酣时,约摸12点钟,婚礼正式开始。司仪就是主持人,当仪程进入拜高堂时,嘎然而止。儿媳妇改口叫爸妈,在主持人的周旋时,都会以“声大小,沒听见”、“不温柔,硬邦邦”等借口,一次次的重复。重复一次公公婆婆要掏钱,本就准备了足够的红包,还让眼尖的主持人发现了。叫呀,掏啊!公公婆婆兜底了,现钞也没了,还让儿媳妇叫,还让”公公婆婆掏,出尽了洋相,赢来了现场一阵阵的喝彩,院里院外洋溢着欢声笑语。化着古典戏曲脸谱的公公婆婆才喜滋滋的退场。婚礼仪程继续进行着,当主持人说“送入洞房”,才是婚礼的尾曲。

一场声势浩大婚礼宴席成了主角。猜拳行令的,你一句他一语的。热闹、杂嘈,酒香味、饭菜的香味沁人心脾。这时新郎新娘挨着酒桌敬酒了。两杯是双喜临门,四杯是四季发财……这新人的双杯酒还非喝不可。特別是娘家人,这是第二次坐席,叫重席。重席一毕,也该是送他们按原路返回(迎娶车队不得改变来去路线)的时候了,只是新娘袒护娘家人,不喝也行。“闹洞房”、撒床

晚上还要燃放一通烟花,既是庆祝大功告成,也是闹洞房的序曲。不过,现在也没有那闲情雅兴去蹭那场合。闹洞房还真是想不到的冷清,不得已“扫床婆”左右抡番用笤帚扫着床,边撒看核桃、枣,还念念有词“双双核桃双双枣,生下娃娃滿炕跑”。也是稍纵即逝,做个样样。吃“四刀面”、“回门”、“坐十”

结婚第二天早晨,婆婆早早起床收拾厨房卫生。然后和下了一个很大的面团。这是要招呼亲门本家的一顿特殊的饭,主打食品是面条。当面擀好卷起时,由新媳妇隔山差五切下四刀,再交给婆婆妈妈用很长的刀切成细细的面条。这在当地叫吃新媳妇的“四刀面”。结婚第三天是回门日,也就是新郎新娘双双入对“回娘家”。就是串门子,下午双双回家。结婚笫十天该轮到“坐十”了。又是去娘家串门,这一次男方下午要赶回来。女方呢,在娘家要住十天。说实在的,还是为年轻人的身体着想。现在的年轻人才不管呢,如胶似膝的,下午还是双双把家还。每个地方都有它们那里的结婚习俗。以上是小编带来的当地结婚的习俗。你们当地又是怎样的,欢迎交流、分享!

哪些  习俗  当地  
声明: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
加载中...